为深入贯彻落实职业本科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推动教材建设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近日,贵州交通职业大学智慧交通学院组织召开“产教融合新形态教材建设研讨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主持,产教融合科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围绕职业本科教材申报、新形态教材开发与数字资源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教研室主任龚波结合此前参加全国职业本科计算机类专业教材研讨会的学习成果,系统梳理了职业本科教材建设的关键流程。她指出,职业本科教材建设应跳出传统高职框架,突出系统化知识结构与工程思维培养,注重“岗课赛证”融通。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握政治导向、内容规范与资源配套三大核心维度,尤其要注重校企合作案例、数字资源建设与国产技术融合等加分项,提升教材的竞争力与时代性。
产教融合科负责人邓捷从产业需求与教学实践结合的角度,提出新形态教材应强化“场景化+项目化”设计,推动教材从“知识载体”向“智能学伴”转型。他强调,教材编写要对接真实岗位任务,融入典型企业案例,配套开发微课、虚拟仿真、在线实训平台等数字资源,构建“纸质+数字”一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实现“教、学、做、评”闭环。
在交流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教材选题、内容重构、资源开发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新形态教材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必须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能力为核心”,推动教材内容与行业技术同步更新、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
此次研讨会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确了路径,为学院后续推进职业本科教材建设与申报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学院将持续加强校企合作与资源整合,推动一批具有智慧交通特色、符合职业本科教学要求的高质量新形态教材落地,助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