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   党团之窗
  •   >   党建活动
  •   >   正文
  • 党团之窗

    智慧交通学院两支队伍前往德江县荆角土家族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5-07-14    浏览次数:

    在盛夏的炽热中,贵州交通职业大学智慧交通学院满天星“春泥圆梦”志愿服务队和满天星——青禾逐光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分别前往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荆角土家族乡训山村、尖山村开启了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用知识与热情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职教绘乡梦织锦,青春助力志扬帆”

    ——满天星“春泥圆梦”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纪实

    一、启程:以职教之名,赴乡村之约

    随着晨光初破晓,满天星“春泥圆梦”志愿服务队带着对乡村的深情厚谊与职教人的责任担当,踏上了前往训山村的征途。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更是一场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探索之旅。队员们深知,他们将以职教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训山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绘就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我们带着知识与技能而来,更带着对乡村的热爱与责任。”学生党支部书记作为带队老师在出发前这样勉励队员们,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即将展开的实践活动的期待与信心。

    二、文化润乡:绘就乡村新风貌

    【笔墨绘梦,墙绘传情】

    一踏入训山村,队员们便被这里质朴的乡村风光所吸引。然而,空置的外墙似乎缺少了些许色彩与活力。于是,队员们拿起画笔,以墙为纸,以颜料为墨,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墙绘创作。他们精心设计,巧妙构思,将时事政策、红色文化、乡土风情等元素融入墙绘之中,让一面面原本单调的墙壁变得生动有趣,成为了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些墙绘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传递了正能量,让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训山村村支书全伍江对队员们的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乡土课堂,启迪心灵】

    除了墙绘,队员们还开设了乡土文化课堂,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互动,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便民助老:情暖夕阳红

    【民生关怀,细致入微】

    在训山村,留守老人是队员们关注的重点群体之一。他们为老人们提供了证件照拍摄、理发、血压监测等上门服务,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在拍摄现场,老人们穿着整洁的衣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纷纷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拍这么正式的照片,一定要好好保存。

    【特殊帮扶,共筑安全网】

    此外,队员们还走访了低保户、边缘易致贫户等困难家庭,排查了用电、用火等家庭安全隐患。他们耐心地向老人们讲解安全知识,提醒他们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细节。

    四、教育扶智:点亮希望之光

    【学业辅导,精准施策】

    针对训山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薄弱的问题,队员们开展了语文、数学主科辅导。他们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并采用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辅导过程中,队员们耐心解答孩子们的问题,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职业启蒙,播种梦想】

    除了学业辅导外,队员们还开设了职业启蒙教育课程。他们通过普通话推广课程、职业教育理念植入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与职业认知。在课堂上,队员们向孩子们介绍了各种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规划未来。

    五、科普护安:守护平安乡村

    【安全教育,警钟长鸣】

    安全是乡村发展的基石。为了增强村民们的安全防范意识,队员们开展了防火、防溺水、防诈骗等专题宣讲活动。他们通过PPT演示、案例视频解析等形式向村民们普及安全知识,提醒他们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健康守护,心灵慰藉】

    针对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队员们开设了生理卫生讲座和心理健康辅导课程。他们采用“匿名提问箱”等方式保护学生隐私,运用绘画疗法等创新方法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六、归途:满载而归,未来可期

    在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中,贵州交通职业大学满天星“春泥圆梦”志愿服务队以“职教绘乡梦织锦,青春助力志扬帆”为指引,深入训山村,将职业教育的种子播撒在乡野大地,用青春的汗水浇灌出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花。

    队员们不仅以墙绘焕彩、乡土课堂等形式丰富了乡村文化内涵,更以民生关怀、特殊帮扶等行动温暖了留守老人的心田;他们通过学业辅导、职业启蒙,为留守儿童点亮了知识灯塔,指引了未来方向;同时,科普护安、健康守护等工作也增强了村民的安全意识与身心健康水平。

    此次实践,是职教与乡村深度融合的一次生动探索,也是青年学子服务社会、锤炼意志的宝贵经历。队员们满载而归,不仅带回了乡村的淳朴与热情,更收获了成长的喜悦与责任的担当。他们深知,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而他们,正是这接续力量中的重要一环。

    “满天星辉照尖山,青禾逐梦助振兴”

    满天星——青禾逐光实践团暑期三下乡纪实

    【光影交织,绘就尖山画卷】

    当实践团成员们的脚步轻盈地踏入尖山村的每一寸土地,一场关于光影与梦想的盛宴悄然绽放。他们手持专业的摄影设备,穿梭于绿意盎然的田野、古朴宁静的村落之间,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自然美景与淳朴风情。从晨曦初破的第一缕阳光,到夕阳西下时的温柔余晖,每一帧画面都饱含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与无限憧憬。

    “我们渴望通过镜头,让更多人窥见尖山村的独特魅力与无限潜力,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源汇聚于此,共谋发展。”实践团成员李俊的话语中充满了激情与期待。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一系列既具观赏性又富含宣传价值的乡村宣传视频应运而生。

    【安全之盾,共筑反诈长城】

    在记录乡村之美的同时,实践团亦不忘为村民的安全保驾护航。依托村中百年银杏树以“一树、一扇、一堂课”的创新模式,开展反诈防骗、防火保家、防溺水、交通安全等宣讲,他们通过组织村里老人、儿童集中宣讲、发放定制反诈手扇、开展趣味知识问答等形式,为“一老一小”群体筑牢双重安全屏障。“一树、一扇、一堂课”的创新模式,实践团将安全知识融入乡村生活场景,让安全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增强了村民安全防范意识,守护村民财产安全。

    【爱心结对,共筑儿童梦想之桥】

    在尖山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父母在外务工,实践团开设暑期兴趣课堂,开展学业辅导、心理疏导、DIY宣纸扇子等文体活动,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与学习需求,活动最后,实践团为孩子们送上文具套装、水杯等生活学习用品,实践团还与当地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后期根据孩子们需求进行线上作业辅导等,通过陪伴与引导,助力留守儿童快乐成长,为乡村教育注入温暖力量。

    【产业调研,共话乡村振兴之路】

    除了给予留守儿童深切的关爱,实践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与创新思维,深入田间地头,围绕冬桃种植、虎杖中草药种植、山羊养殖及蜜蜂养殖四大特色产业开展实地调研,通过技术赋能、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为当地经济发展与居民就业注入新动能,同时利用无人机拍摄宣传视频,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产业特色和优势,助力乡村产业“出圈”。

    【校地合作,携手共创辉煌之路】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为尖山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也为学校与实践地之间搭建了一座长期稳定的合作桥梁。

    “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探索校地合作的新途径、新模式,推动校地合作向纵深发展。”实践团带队老师满怀信心地表示。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有机结合,学校和实践地将携手共进,共同促进双方的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总结反思,铸就青春梦想之基】

    随着活动的圆满落幕,实践团成员们踏上了返程的旅途。但他们的心却永远留在了那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与尖山村的人民紧密相连。在返程途中,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三下乡活动让他们收获颇丰,不仅提升了实践能力、强化了责任意识,还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秉承“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标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结语:梦想启航,共创辉煌未来】

    满天星辉照尖山,青禾逐梦助振兴。在这场充满爱与希望的旅程中,智慧交通学院的满天星——青禾逐光实践团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与智慧。未来,他们将继续砥砺前行,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展望未来,智慧交通学院将通过党建带团建的方式,让满天星“春泥圆梦”志愿服务队和满天星——青禾逐光实践团继续秉承职教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技能,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去,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版权所有 © 贵州交通职业大学 联系地址: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云站路25号


    邮编:551400 黔ICP备050005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