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安新区的大数据库灾备中心机房内,有着一根特殊的网络虚拟专线,这条专线跨越了北京与贵州之间2200多公里的距离,实现了国家与贵州灾备中心数据的同步传输和异地备份。12月4日,信息工程系特邀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原副院长陈笑蓉教授为我系各专业学生开展了“贵州大数据”专题讲座。
讲座中,陈教授从基本的了解大数据、数据创新、数据采集等概念入手,结合当下热点来举例说明交通数据的来源、“互联网+”、交通大数据问题、“互联网+”给交通带来的转变等问题。陈教授认为,“数学是万物之母”,最后的计算机就是在玩数学游戏,在30年的从业经历中她深刻意识到大数据是促进大应用的关键作用,而在这些方面贵州做得远远不够。她通过讲述当下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深入浅出的为大家阐述了什么是“互联网+”,并分析了当前IT行业的现状,以生动的案例讲述了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对当前大数据需求的分析,她指出,作为交通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更强的学习专业和技能的自觉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行业的变化。
大数据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交换、分析和整合,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格,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大利润”和“大发展”的机遇。陈教授强调,大数据将带动大应用的发展,发展大数据,就应该将‘死数据’变成‘活信息’,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能抢占先机,抓住机遇,学以致用,为自己造就美好明天,为贵州大数据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陈教授主讲)

(交流介绍现场)